賴清德出任台灣地區領導人之後,拋出「新兩國論」,推動「台獨」,製造台海緊張,令台灣島內深感不安,不滿情緒持續上升。今年3月,又提出所謂「中國五大威脅」,指大陸「藉兩岸交流對台灣社會統戰滲透」,更宣布民進黨當局已將大陸視為「境外敵對勢力」,提出所謂的「17項因應策略」,在台灣島內推動「綠色恐怖」,用高壓手段,欲切斷兩岸交流交往。
但兩岸民間交流交往切不斷,賴清德打壓兩岸交流的政策在台灣社會引起強烈不滿,同時也引發民間的反彈。擁有100萬粉絲的台灣網紅「館長」陳之漢,於6月10日至15日,開啟了前往上海、杭州的6天5夜行程,並在自己的網絡社交平台上全程直播,在台灣引起轟動,吸引更多台灣人想親身到大陸。
台灣學者馮建三接受《堅雜誌》採訪時表示,「館長」的上海之行及直播對台灣社會肯定會有刺激作用,特別是會讓更多台灣青年願意更多接觸大陸。
文:文 武 圖:台灣中時新聞網/網絡圖片

綽號「館長」的網紅陳之漢,原名陳思翰,他在台灣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人物。「館長」曾為台灣海軍陸戰隊的中士班長,退伍後從事搬運工、送貨員等基層行業,又曾加入台灣的黑社會,經營地下賭場。他身體健碩,曾學武術、搏擊、柔術和散打,並成為健身教練,後來開設了一家健身館,並且以「館長」為名在網絡社交平台開設帳號,成為台灣一名「網紅」。
擁近百萬粉絲 熱衷政治評論


「館長」的網絡粉絲有99萬,在2300萬人口的台灣島內,屬粉絲量很高的「網紅」,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年輕人,他亦熱衷於網絡平台,評論政治,亦多次受到台灣政治人物的重視。
最初,「館長」是綠營的支持者,痛恨國民黨,但2018年韓國瑜參選高雄市長時,「館長」轉為支持韓國瑜,但韓國瑜當選市長僅一年,又參與2019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,令「館長」大為不滿,又倒轉槍口,支持民進黨的蔡英文,成為蔡英文其中一個重要的網上支持力量。2020年8月28日,「館長」遇刺遭受槍擊,不滿蔡英文的民進黨政府查案不力,又對民進黨不滿,改為支持柯文哲,成為民眾黨的支持者。
不滿賴清德阻兩岸交流


賴清德上任以來,極力阻隔兩岸交流,又推動「大罷免」搶奪「立法院」的多數席次,令「館長」極為不滿,除了在網絡上作出批判,他更於5月25日在其直播節目中預告自己將前往大陸,親身看看大陸的真實情況。
「館長」的大陸之行,之所以引起關注,其中一點重要的原因,是「館長」與許多台灣的中青年一樣,從未到過大陸,他們所接收的有關大陸的資訊,大多數來自民進黨及綠營的宣傳,「館長」這次親身到大陸,並透過直播讓其粉絲也真實地看到上海、杭州的真實狀況,被視為對民進黨信息封鎖的一項突破,讓更多像「館長」一樣,從未到過大陸的台灣人,可以透過「館長」的直播鏡頭,真實地了解大陸。
國台辦歡迎網紅到大陸

「館長」上海之行未出發,已經成功讓自己成為兩岸的焦點,吸引網絡和媒體大量報道。大陸國台辦對「館長」上海之行「開綠燈」,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5月28日表示,歡迎包括「網紅」在內的廣大台灣同胞來大陸走走看看,只要遵守法律,完全可以像自己家一樣輕鬆。「館長」抵達上海後,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6月11日發布會上,祝「館長」此行順利、順心,並強調歡迎包括台灣民衆到大陸體驗美食、交通和消費生活。
「館長」的大陸之行,也令民進黨及綠營緊張,未啟行程,已在網絡上為其「抹紅」、「抹黑」,意圖削弱「館長」直播的社會影響。他們透過各種方式,把「館長」之行說成是「配合統戰」,又指他收錢作宣傳,並作出一登陸就會被押走的恫嚇等等。台灣「陸委會」副主委梁文傑還說,陳之漢是去旅遊,而旅遊往往「看不出社會的真實面」。亦有人以「三姓家奴」嘲諷,挖出「館長」政治色彩多變的歷史,加以攻擊。
無懼綠營抹紅抹黑 自稱「和平大使」

但「館長」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大陸行程,他稱自己的身份是「和平大使」,「沒有收錢、不會被押走,也沒有政治目的」。「館長」在大陸行程中,為上海、杭州的發展現況震憾,他一下飛機就去看大陸的廁所是否真如綠營名嘴所說的那樣「沒有門」,乘坐磁浮列車時戮穿綠營名嘴「高鐵沒靠背」的謊言,更不時表達出他的直觀感受,一再讚歎大陸的經濟成就,又稱大陸民衆「當我們自己人」、「對我好得不得了」,更發出「台灣最美風景是人,大陸最美風景也是人」的慨嘆。
「館長」上海之行,也吸引大陸網紅、名人參與,活躍於大陸網媒的媒體人王驍(「王驍 Albert」),與「館長」一同參與直播,還帶來了「茶葉蛋、泡面、榨菜」三件套禮品,以此嘲諷綠營「名嘴」、「專家」有關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,吃不起榨菜,將大陸描繪成貧窮、落後狀況的謊言。
與汪小菲晚餐 吸引40萬網民圍觀

大陸富商汪小菲也與「館長」直播共晉晚餐,吸引逾40萬網民圍觀。兩人坐在一起大聊特聊,邊喝着高粱酒邊吃飯,場面相當熱鬧。汪小菲不斷向館長介紹菜色,包含辣子雞、酸辣粉、雞絲涼麵等招牌川菜,雖然口味又重又辣,但館長覺得超好吃,還不忘露出笑容幫忙宣傳,「愛吃辣的,來這邊就是你的天堂,又辣又香又好吃。」
在參觀「四行倉庫紀念館」之後,他更在鏡頭面前,眼眶泛紅,說自己不只是被歷史震撼,更是在體會那段「中華民族子孫」共同的記憶與苦痛,還說自己在軍中服役期間,曾因兩岸關係緊張,被要求「寫遺書」,全副武裝24小時連續兩個月。他更發出呼籲,兩岸一定要和平,自己人不要打自己人,「我是反對戰爭,我當過兵知道武器的威力,現在殺傷力乘以百倍,外面國家這麼多,自己兄弟打甚麼打」。
參觀四行倉庫 呼籲兩岸和平

「館長」認為,台灣人真的對大陸有很多誤解的地方,「我只想講,我們都是同胞,希望兩岸和平,多交流多了解,來這邊看看就知道,大陸的政府願意把歷史的真相留到現在給大家看,代表說兩岸其實都是同根、同源」。 「館長」短短6天5夜的大陸之行,在台灣社會引發轟動效應,台灣社會更關注,「館長」能否突破民進黨當局對年青人的信息「屏障」,讓更多台灣人認識到真實的大陸,也更願意與大陸接觸、交流。
馮建三:多數人不支持賴清德反中立場
台灣政治大學學者馮建三接受《堅雜誌》書面訪問指出,「網紅」本身就具有引發注意的作用,台灣社會不同意賴清德兩岸立場,切斷兩岸交流的人,本來就不在少數,沒有六成也有五成,自然會關注「館長」的大陸之行。他認為,「館長」大陸行,會對中間派或只屬輕度反中的人,產生刺激作用,也將會令更多台灣青年對大陸產生好奇心,願意更多接觸大陸。
馮建三表示,很難預測「館長」大陸之行後,會給台灣社會未來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,但他希望綠營的反中者,很快會黔驢技窮。
賴清德炮製的所謂「17項策略」,公開宣稱「大陸是敵對勢力」,用一系列高壓手段打壓與大陸交流、交往和接觸的政商界人士,又以錯誤的信息誤導台灣民眾,把大陸描繪成貧窮、落後的地方,意圖切斷兩岸之間的交流、交往。不過,賴清德的這些高壓手段,反而激起台灣社會各界人士強烈反彈。
馬英九出席海峽論壇促民間交流


除了「館長」赴上海、杭州之旅外,馬英九於6月14日至27日第四度率領台灣青年赴大陸參訪,並首次出席在與台灣一海之隔的福建廈門舉辦的海峽論壇,同樣引來民進黨當局的阻擾以及綠營的「抹紅」、「抹黑」,但同樣也能突破信息屏障,吸引台灣民眾的關注。
馬英九在海峽論壇開幕式上,發表充滿個人情感的致辭,很能代表許多渴望有更多民間交流台灣民眾的心聲。他表示,這是他首次到福建廈門,感到格外興奮,因為廈門不僅與台灣僅有一水之隔,同時也是許多台灣人熟悉的地方。無論在語言、風俗、飲食還是人情味上,都能感受到許多共鳴,更深刻體會到兩岸之間的連結是分不開的。
兩岸情感與交流無法中斷
他說,從歷史上看,許多台灣人的祖先來自福建,尤其是泉州、漳州一帶,閩南語是許多台灣人共同的語言,媽祖信仰是許多台灣人的心靈與精神支柱,佛跳牆是台灣人宴客必備的大菜,沙茶醬是餐桌上不可少的佐料,菜脯蛋更是台灣人從小吃到大的家常菜。福建和台灣的淵源,不只是兩岸歷史的印記,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,也是兩岸未來可以持續發展、共同守護的珍貴資產。
他表示,始終相信,兩岸人民之間的情感與交流,是無法中斷的。任何政治力量,都無法打壓或阻止兩岸民間的真誠往來,更無法阻斷兩岸中國人同根同源的自然情感。